1.描写夏天五彩缤纷的诗句
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 —— 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 —— 杨万里《小池》
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 —— 范成大《夏日田园杂兴·其七》
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。 —— 司马光《客中初夏》
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 —— 高骈《山亭夏日》
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。 —— 王维《积雨辋川庄作 》
阴阴夏木啭黄鹂。 —— 贺铸《南歌子·疏雨池塘见》
2.形容五彩斑斓的诗句
《天净沙·秋》元·白朴孤村落日残霞,轻烟老树寒鸦,一点飞鸿影下。
青山绿水,白草红叶黄花。诗人撷取十二种景物,描绘了一幅秋景图。
后两句运用“青”、“绿”、“白”、“红”、“黄”五种颜色,青山静静、绿水悠悠,白草绵绵,红叶片片,黄花朵朵,在暮色中,这些明丽的色彩,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。《赠刘景文》宋·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
一年好景君须记,正是橙黄橘绿时。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,那就是在橙子金黄、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。
苏轼用植物的颜色来点明时节,橙子金黄、橘子青绿正是秋末冬初的时节,他借此勉励友人乐观向上。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宋·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
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。
李清照亦是用植物颜色来点明时节。此时,正是暮春时节,应该是绿叶繁茂,红花稀落之时。
“红瘦”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,而“绿肥”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。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,令人叹为观止。
《菩萨蛮·大柏地》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,谁持彩练当空舞?雨后复斜阳,关山阵阵苍。当年鏖战急,弹洞前村壁。
装点此关山,今朝更好看。“赤橙黄绿青蓝紫”描写的是彩虹,连用七种颜色铺叙,写出了彩虹的绚丽夺目。
接着又以彩色绸带比喻色彩壮丽的彩虹,具体写出了彩虹美丽的形态,而且“当空舞”三字又使静止的彩虹具有动感,这样,彩虹的身姿就更加美丽动人了。《忆江南三首·其一》唐·白居易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;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
能不忆江南?白居易用颜色来形容江南的美丽。春来百花盛开,已极红艳;红日普照,更红得耀眼。
春江水绿,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,更显得绿波粼粼。《书湖阴先生壁二首·其一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,花木成畦手自栽。
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。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,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。
“护”字,“绕”字显得那么有情。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,主人这样爱美,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:推门而入,奉献上一片青翠。
诗人以神来之笔,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。《行香子》宋·秦观树绕村庄,水满陂塘。
倚东风、豪兴徜徉。小园几许,收尽春光。
有桃花红,李花白,菜花黄。远远围墙,隐隐茅堂。
飏青旗、流水桥旁。偶然乘兴、步过东冈。
正莺儿啼,燕儿舞,蝶儿忙。五彩的颜色更能表现季节的五彩斑斓,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、浅近的语言,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、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。
“红”、“白”、“黄”,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,显得那么自然美丽。《晚春二首·其一》唐·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,百般红紫斗芳菲。
杨花榆荚无才思,惟解漫天作雪飞。春天不久就将归去,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,一是争奇斗艳,人间万紫千红。
可怜杨花榆钱,没有艳丽姿色,只知漫天飞舞,好似片片雪花。这里的“红”“紫”就是来形容百花盛开的艳丽。
《一剪梅·舟过吴江》宋·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。江上舟摇,楼上帘招。
秋娘渡与泰娘桥,风又飘飘,雨又萧萧。何日归家洗客袍?银字笙调,心字香烧。
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这首词中,诗人用颜色来形容时节的变化。
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,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这一特征,从视觉上对“时光容易把人抛”加以补充。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润本文化网 » 关于五彩缤纷花的诗句y(描写夏天五彩缤纷的诗句)